王和笙开始闭目养神,思考自己下部影片,唉……到底该如何,向老板争取到更新设备呢,想他们的设备,远不如国外感光好,别人拍摄的美人栩栩如生,他倒是找到美人,可呈现在屏幕上,却生生多了瑕疵。
不知不觉,想了一会儿,王和笙忽然觉得有些奇怪,影院内怎么安静下来了?而且,还听到了京胡声,是影片开始了吗?
以往,就算影片开映,也不会立刻安静的。
王和笙疑惑地睁开眼睛,一入眼便是屏幕上一名美貌的戏装女子,他第一眼,便想大呼一声真美人也!这不是近来红遍沪上的那位梨园名旦金雀么?
紧接着,王和笙就要为这布光赞叹了。
这片子必是用最接近西洋的新设备拍摄,而且拍摄者精于布光,不像一些国产影片,人物都成平面了。金雀在镜头下,那脸虽然会因为大屏幕而拉宽一些,可是在妆发、灯光造型之下,只显得大气清丽,光影简直就是一绝。
时人都说王和笙擅长拍美人戏,但他看到这一幕,只有发呆。
紧接着画面的跳切,出人意外的无技巧转场,直接让王和笙坐直了,嘴巴越张越大。
这,这是谁拍摄的?
华人主演,应该是国产,但是所用到的技术,王和笙都看傻了。
他从未看过有人能将剪辑完成得如此有冲击感,而且完全打破了传统思维!抽取重要段落剪切?这简直就是一个颠覆!
在国外,剪辑艺术已经开始发展,而在国内,剪辑是什么?就是一张桌子,一个放大镜,一把剪刀。知道一秒的胶片是多长了吗?好了,可以开始剪了。
很多就硬剪,硬转场。
别说在现在了,就是几十年以后,华夏都大有不重视剪辑的现象。
在很多人眼里,剪辑就是把没拍好的部分剪掉,将镜头拼接起来。
但是在这短短十几秒里,王和笙就看到了用剪辑重构的时空故事,看到了镜头切换构成的节奏感与冲击力,简直目不暇接……
甚至,在有声影片、无声影片孰优孰劣仍存在争吵的时刻,在这里,王和笙体会到了声音蒙太奇的魅力。
王和笙:也许你们普通人看到这种镜头,会被画面冲击到。其实在我们专业人士眼里……这种冲击更大啊啊啊!
这是彻头彻尾的炫技,所有人完全能够体会到纪霜雨拍摄短片的初心——向书妄言这样的外行观看者证明,没有人比我更懂技术。
太美了!
光影,声乐,画面的流淌,场景的奇妙转换,流畅的节奏……所有这些新奇的感受,衬托出两位一古一今的女演员,烘托出那支钢笔的特殊之处。
直到最后一行字幕打出来,才有人慢半拍感慨,一如所有第一次见到它的人:“我的天,这是……广告?”
广告。
我们华夏什么时候这么奢侈了,动用这样的设备、技术、演员,拍摄一支银幕广告。不太懂的人总觉得,这个花费应该很高吧?毕竟,比那些西洋投资十几万的巨片看起来还过瘾。
“你们看到没,最后那字儿还变化了,真乃影戏魔术也!还那画面从笔尖一转,我都看呆了。不知怎么的,现在心跳得还有些快。”
“是金仙和林寻芳呀,我的天爷,两位大美人一起拍摄,简直不知更喜欢谁了……”
“她们用的这寒星钢笔可以到哪里买??”
“哎,等等,又有字幕了,导演……纪霜雨?”
影院内一片哗然,居然是纪霜雨拍摄的。
这真是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,纪霜雨的书法人尽皆知,他亦是《绝色》和《洛阳春》的导演。
只是任谁也没想到,纪霜雨还精通拍摄……不是,这种人才到底为什么不是沪上的??他怎么就从京城,从旧剧出名呢??
王和笙更是猛然想到,公司曾经让他拒绝了魏可声、纪霜雨等新旧剧人士要牵头办的戏剧大学,当时他自己也根本没犹豫,毕竟,那二位都非影戏界的。学校影戏专业空空如也地来招人……两边学校他必然只顾得上一边啊,用脚想都知道怎么选。
可现在看来,似乎不是他想的那么回事……
“再放一遍!!”
王和笙站起来冲着工作人员高喊。
他有些激动,因为闭目养神,他并未从最开头看起,而且信息量实在太大,有太多值得他琢磨的概念了。
他甚至想到,如果有人用这样的技术,去拍摄真正的故事片……
其他观众也被提醒了一般,看着又开始播放医药广告的屏幕,大声喊起来:“没错,再放一遍刚才的影片!”
“我还要再看一次!”
他们浑然忘了那只是一个广告,甚至没有讲述一个起承转合具备的故事——这又怎么样,比起很多影戏,它也更有观看性啦,多美啊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凤倾九重+番外 杀震天下 某美漫的超级玩家 鲛奴[星际] 金牌嫡女 年代文娇软美人觉醒了 天师乃帝妻 家有上仙[娱乐圈]+番外 神唱 我们不熟+番外 应约而至+番外 我的老婆是地仙 在记忆最深处 影帝的白月光黑化了+番外 近我者甜 诈死后怀了暴君的崽+番外 首长老公,太狂野!+番外 骗子 妾本难为+番外 一线吃瓜[娱乐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