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自家的院落,陈仲桥的脚还是有些软,正房门前,崔氏已经等在了那里。
“听闻有给阿蔷的圣旨。”
“是,听说定远公回朝圣人的身子一下大好了,还下了圣旨褒奖定远公,赐了她全套亲王仪仗,又让满朝文武在东都门外迎接她归东都,圣人实在是比大兄所想的还要看重她呀。”
崔氏面色平静,只是有一抹恰到好处的笑悬在唇角。
“这岂非好事?二郎为何闷闷不乐?”
陈仲桥叹了一口气,北疆来的定远军,那个当风而立的背影,他儿子看见的,他也都看见了,此时也依然不能忘怀,喝了一口茶,他说了一句他对自己大兄也绝说不出口的话:“我只觉得有些怅然,亲王仪仗又如何,没有定远军半分风貌,名刀当以风沙伴,敌血洗,斩蛮族王旗,复万里河山,请她归朝,实在有些辱没了。”
叹完之后,他摇摇头说:“名刀也好,狼匪也罢,好歹是走了,五郎跟着她去学武,我倒是比从前宽慰了些。四娘,你说得对,陈家不能只看着朝中那一点地方,五郎想要给自己找找出路,我拦着,他反而恨了我这个当爹的,不如出去摔打一番。”
说完,拈两下胡子,陈二老爷又起了诗兴,想写一首送儿子学武的诗,过几天寄给儿子。
看一眼书案,他说:
“四娘,你怎么有兴致看起了《孟子》,平时你不是最烦这些文章?”
崔氏犹是在笑,合上书册,她轻声说:“昨日突然想看看了。”
低眉垂目之间她又想起了昨日自己听见的话。
“北疆十一州,半数官、七成吏皆是女子,崔姨,为了让我入东都,北疆官员已经在吏部悉数入册,我欲将女子为官之事在天下推而广之,第一步,女子可以抄录公文黄册做小吏,第二步,便是女子科举。您才华卓著,居深宅而知天下,世间罕有人能及……三年内,云州、麟州各要开女子州学,我也打算设学政一职。我世间罕有的崔姨,你可愿当这千秋天下间第一个女学政?”
这就是,阿蔷要做成的第三件事。
何其可笑,何其荒谬,何其狂妄?!
吕氏武氏也未成就之功业,她卫蔷怎么就如此信誓旦旦呢?让别人听见,都会以为她是一场大梦不肯醒。
手指抓了一下《孟子》,今年已四十岁崔瑶不得不承认,幻梦极美,她动心了。
她竟然想,同赴大梦。
第7章归朝“一颗心只想着忠君二字。”……
托了远房侄儿是定鼎门守备的福,刘老汉在洛阳城的定鼎门里支起一个小灶,摆开几根条凳,专门烧些茶水供进京的人歇脚,也常有住在附近坊里囊中干瘪的书生在这里花上两文钱,坐上一两个时辰,聊天说话,倒是比去茶楼实惠得太多。
刘老汉左右卖饼、卖面的都不喜欢这些一整天连个烧饼都不肯买的酸儒,可刘老汉素来好说话,他喜欢人多的热闹,也爱听这些儒生讲些自己听不懂的热闹。
去年上半年他听得还是什么东家的少卿不过是个庸才,全靠有个好出身,才能年年拿到上品评议,不过二十多岁就做到了四品。
下半年儒生们说得最多是皇后娘娘给什么夫人发了什么赏赐,闹得满城风雨。
到了今年,皇后娘娘派人把那些高门大户家的小姐都接进宫里去了,哎呀,那段日子刘老汉过得甚是痛快,热闹看得多,茶水卖的也多。
这一日,太阳刚升到一半,日影子还长着呢,突然一骑一马“哒哒”从内城奔了出来,吓得刘老汉的手里填炉的柴散了一地。
“唉。”他苦着脸叹了一声,把柴从地上捡起来,也不往炉子里塞了。
小心拢了一下怀里包着铜板的布包,他弯着腰对着四周行了个礼:“各位客官,这马从内城里奔着定鼎门守备就去了,今日怕是要封门清街,喝完了碗里的水,咱们就各自回家吧。”
“封门清街?”当街临风端着白水细品的儒生看看左右,眉头都皱了起来,“逆王也死了,什么逆党也尽数斩了,怎么这定鼎门还天天封门清街?”
他旁边坐着的另一个年长些的儒生连忙说:“嘘,这话可不能乱说,清街之事也有可能是亲王回京。”
“大梁哪还有在外的亲王?年初肃王回京也没封街啊。”
早起风凉,一个缩在灶前取暖的书生伸了个懒腰,说道:“诸位在此地论尽天下大事,怎么竟然不知镇国定远公返东都之事?”
那年长的儒生正往嘴里猛灌热水,闻言险些“嘴里进,鼻里出”,脸涨得像个烤了一半的黄黍面饼子:“国公?开国四家国公,高家已然没了,井家因为卖官之事被降等,陆家子嗣不丰,旁系夺位,也是降等袭爵,如今都不过是个县公,卫家更是……卫、卫家?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顶级爱恋,小狼狗就是香 拔山河 我的美女总裁 末日龙骑:我开局召唤三神兽 将军夫人不好追呀 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 帝君他眼瘸+番外 穿越之上门少将 已婚 菟丝花上位记 我追了书里的路人甲 重生之和亲皇后 恶人修仙 我知道天在哭 悍妇 独角戏话 佳色 ra3之异世冒险 (韩娱同人)韩娱之油腻夫妇+番外 咸鱼领主不想搞建设+番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