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小说网

17小说网>千华网 > 天道人心(第1页)

天道人心(第1页)

自晋武帝太康元年始,全国统一,短短几年里出现了一片政治繁荣,民生富庶之景象,宁海于此时置县。战乱纷争,王孙叠替,天道往复,一切时过过境迁于千年之后。

正德年间,宁海城西,夜近黄昏,天空突现一片紫彩霞光,城内众人惊然仰望。霎时风云际变,雷电狂风大作。第二天,西门鼓楼无端倒塌,只见一群人聚于塌方之处,官民皆有,甚是嘈杂。

人群中有人言道:

“会不会是个宝物?”

“话说知县大人也来了,怎不把它弄回府呢?”

“据说是在清理废墟时发现的。哎呦,说来真是奇怪啊!鬼知道这地下还埋了这宝物。”

“那壮小伙掘地之时,只觉有块硬物,心想是块石头,便用力一掘,好家伙,只见一股鲜血喷涌而出啊!周围人见状,撒腿就跑啊!还宝物!晦气着呢!”

“我听人说这东西在地底下已经修炼成精了,那根也化成了人形,像极了个娃娃!”

“越说越离谱,府尊大人才不敢把它带回去呢……”

“我一把年纪喽,也是头一次见到这实在物,先前只听得姥姥说起过,要修成这番通灵模样,怎么也得上千年吧!”

“快说说,究竟是什么样子?”

“不就是个何首乌嘛……都怎么回事……”

……

真是里三层外三层,被围地个水泄不通。

知县愁眉紧锁,问道一旁的县丞与师爷:“昨日黄昏天象异常,今日又遇到此事。这……怪事连连,对我县不知是福是祸?”这时,人群外,突然传来一阵沧桑之音:“福祸相生,轮回可乘。”

一手提铜铃,身穿破衫的跛脚道士缓缓走来,众人不约而同给他让开了路。道士走到“宝物”身旁,对众人道:“各位乡亲父老。这是千年何首乌,吸得天地精华早已修炼成精,昨日因天台山脉共降祥瑞与祸福,使其暂失幻化之术,今不幸被人所伤。如今其千年道行大毁,已生报复之心。”众人听完,纷纷议论起来。

一旁,师爷对知县轻声道:“何首乌流血,古有所闻,如此怪诞,想必这东西真已成精。不如信此道人之言,问其如何处置为好?”知县走到跛脚道士面前,做礼一问:“依大师所言,此物若是不除,必会殃及百姓?”跛脚道士望向众人,缓缓道:“此物戾气太重,环肆弥漫,不得不防。只是……”没等跛脚道士把话说完,只见人群中有人喊道:“既然要害人,就必须除掉这祸害!”一时,在场之人无不应声附和。

这时,只闻一孩子喊道:“道长,我母亲说,人心要向善,是我们先伤害了它,它才有报复之心,我们应该救救它?”另一孩子咬着手指,亦道:“道长,您一定有办法救它的,对吧?我母亲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,您一定要救救它呀。”跛脚道士叹了一声气:“唉,芸芸众生皆为己,人心最是不为过。”随即仰头朝天,轻声道:“莫非这是天意。”

此时,一挑夫手持扁担,怒道:“你这道士好会浑说。不管是不是妖怪,反正这东西不能留,要是害出了人命,那可如何是好。你道行高,可我们平民老百姓只想求得个安生太平……”跛脚道士没有回他,径直走到知县面前道:“此物不可除,今世伤它性命,几番轮回,必转世为魔,祸害后代子孙,凡事皆有因果报应。”知县问道:“道长,那该如何是好?”跛脚道士道:“贫道有一方法,可保两全,但是需要知县大人帮一个忙。”知县道:“大师既有方法,何不说来听听,我等必全力相助。”跛脚道士欣然一笑,细数交代后,转头望向两位替首乌精求情的孩子:“你我缘分未尽,无奈最好不见。”

那晚,城西鼓楼被官兵把守地严严实实。知县走向跛脚道士:“道长,我已差人在此铺满香草,插遍青竹,点好九百九十支檀木线香。您还需要什么,尽管吩咐便是?”跛脚道士做礼道:“大人操劳,且于一旁休息片刻,待贫道作法度它。”

离首乌精三丈远处,跛脚道士就地盘腿,折断一根柳条后,便开始念经做法。半个时辰后,跛脚道士来至首乌精身旁:“貌美如花今非是,千年苦心一夕毁。可怜元宵十四后,三月春雷落九天。消得人间飘摇号,随我白溪度逍遥……”话语刚落,只见线香成灰,满地的香草与青竹瞬间枯萎凋谢,首乌精缓缓飘于半空,伴随一阵耀眼金光,霎时间夜如白昼。只见跛脚道士拔出一把桃木,凌空舞剑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首乌精瞬间幻化成一女子,身着留仙裙,桃花善面,闭眼微笑,清秀迷人。

片刻后,天空雷光大作,首乌精缓缓睁开双眼,与跛脚道士一同朝着东南方飞去。西门鼓楼,独留一把桃木长剑。不远处,知县等人惊然瞪目。

几天后,宁海“首乌精”之事传遍了整个台州府,甚至宁波府。这一传二,二传三,越传越邪乎。几年后,此事渐渐淡却,偶有听人提起,已是茶余饭后之际。

一日天朗气清,只见一群妇人晒着太阳,围坐闲聊,一妇人可怜道:“赵家独子彦卿真是可怜啊,父亲早逝,母子俩相依为命。刚娶上媳妇,也没过几天好日子,家里就出了那么大的事。只怕他母亲熬不过这个冬了,真是可怜啊。”另一妇人可怜道:“这孩子从小心地善良,还记得那个首乌精不,要不是这孩子求情,那道士也不会度它。”她祈祷着:“老天爷保佑,保佑他们母子吧。”

赵彦卿家境贫苦,住于宁海城西,不识一字,但为人老实,人品一流。彦卿平日在家务农,给东家种着几亩地,一年下来也够吃穿,余暇之际便会上山砍些木柴,送至城西的霁月酒楼增添些家用。

城西,“李郎中,怎么样了?”彦卿皱着眉,李郎中轻轻摇头:“彦卿啊,借一步说话吧。”

屋外,李郎中欲言又止,彦卿问道:“李郎中,有什么话您就直说吧。”李郎中缓声道:“彦卿啊,同他们的诊论是一致的,你母亲确实得了天疱疮。”他解释道:“常年的积劳所致,上了年数,经脉不顺,积毒难排,才会……”赵彦清眉头紧皱,李郎中无奈道:“在宁海,没人治得了这病,你……你还是准备准备后事吧。”赵彦卿如遇晴天霹雳,急忙跪下求情:“李郎中,你一定要救救我娘啊!她苦了那么多年……我……我没让她享过一天的福,李郎中!你一定要救救我娘啊!”李郎中急忙扶起他:“彦卿!别这样,你先起来。”对着泪流满面的彦卿,李郎中一筹莫展:“彦清,不是我不肯帮你,是我真的无能为力。得了这个病就是要去见阎王了啊!彦卿啊,你听我说,听我说。”赵彦清只是流泪,李郎中沉声道:“我给你开个方子,兴许能缓解你母亲的痛苦。这阵子,多陪陪你母亲,也算是尽心尽孝了。”他亦泪光闪烁:“彦清,恕我无能。”随后拍了拍赵彦清的肩:“别太伤心,让你母亲看到了不好。”

李郎中离开了,彦卿独自坐于屋内,他望向桌边的药方,泪水不断,不敢泣出一丝声响。

一日,霁月楼。赵彦卿送完松柴,刚欲离开,只见大堂一客桌上围满了人,他甚是好奇,上前一瞧。一壮汉满脸麻子,神神叨叨着:“我瞧得仔细,那地方只有神仙去得……”一书生道:“据我所知,兄台在三门海上之所见,乃是‘海市’。宋朝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有云:‘登州海中时有云气,为宫室台观,城堞人物,车马冠盖,历历可睹。’兄台真是好运气啊。”这时一老人回忆道:“我曾听老辈人讲起,这海市只能见着,却寻不得,因为那是神仙住的地儿。”书生应声道:“可不是嘛,据说海市之景,尽归于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座仙岛。”他羡然一笑:“只有得道之人才方可去得。听说仙岛上有繁华富丽的天府宫殿,也有悠然宁静的世外桃源。当年秦皇东渡求仙,就是寻这三座仙山,求取长生不老药。”只闻壮汉一笑:“你个书生,还谈论起秦始皇了,这世上哪里有什么长生不老的药,就连治百病的药我都没见过,老百姓比不得帝王将相,只求太太平平多活个几年,各位说是不是啊,哈哈哈!”众人听完,皆开怀大笑起来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帝凰之神医弃妃  笙笙入耳相思梦  血盟  末世坑爹大师  代理舰长的幸福生活  双重之月(天运Online外传)  霸主虫生[星际]  异界逍遥系统  元帅家的软蜗牛  穿成反派的前男友[穿书]+番外  沈长白  大牌女官  敛财男后  渺渺仙途悟长生  佛国春秋  听说爱情回来过  太后十三岁  末世之丧尸会种田 全  神道丹帝  缘来是你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