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小说网

17小说网>大唐第一厨好看吗 > 第148页(第1页)

第148页(第1页)

“阿弥陀佛,是贫僧着相了,那就先谢过莫大郎。”

此次做菜,莫文远花了一番心思,佛门出名素菜并不多,他挖遍了厨神系统的库存才找到有名有姓六根清净的菜,此素菜名为罗汉斋,取十八罗汉聚集一堂之义,烧菜过程中要用到十八种素菜,将素食的美味一网打尽,乃上上精品。

他看着做法,仿佛能看见素菜上方镌刻了金光闪闪的几个大字——佛门名菜。

罗汉斋在唐代时还没被发明出来,有关此菜的头一道记载出现于宋代朱彧的《萍洲可谈》,指商会为僧侣举办的斋期,后来逐步演变成了菜名。

几乎是所有能被想象到的蔬菜都出现在了罗汉斋中,菘菜、各色菇类、木耳、豌豆……菘菜是用高汤吊出来的,汤以海带口菇作为基地,鲜香叠加鲜香,稍微放点盐进去,就已经是难得的美味,菘菜中的黄叶且不说,就算是白色叶子部分也已炖至软烂,用筷子尖戳一下,就能挤出水来。

白菇口菇各种菌菇浇素油翻炒,扁豆被一粒粒播出来,翠绿色的豆类散发出阵阵清香。

浸满了汤汁的菜叶作为底铺成在盘子上,颜色各不相同的清炒时蔬堆成了金字塔式的尖尖角。菜出锅时易牙鼎憋了发大的,灿烂的金光直冲云霄,光太亮了,淹没了莫文远的表情。

“=口=”

菜、菜发光了!

怎么这么像中华小当家?

……

俗讲更新换代还是很快的,前几日还在说孙悟空现身江南河鲜会,此回就变成大明寺菩萨降鼎了,此讲被归在了莫大郎俗讲系列中。

因是在大明寺发生的事,他们寺院必要大肆宣传,莫文远是其次,重点是让百姓知道他们也是菩萨降临神迹的寺庙,与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。

而长安与洛阳也紧随其后,莫文远与大兴善寺与白马寺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俩寺庙之僧侣听逢他有奇遇,万万不肯错过。

兴善寺中慧远和尚听闻此事,还挺高兴,他是从江南僧人口中直接听说的:“此鼎我是知道的,每过几十上百年他就会现世一次,寻找当世名厨为主,寺院中有关于他的记载。”

江南僧人不知此事,听慧远和尚说后还挺好奇的:“那鼎的上一个主人?”

“上任主人是没记载的,此鼎的历任主人多是世家供奉的厨师,若谁得了鼎,家主人准会作为谈资与同侪炫耀,而能供奉大厨的家庭在东土也是屈指可数。”

“往前百年都没听说簪缨世家有鼎现世,兴许是大隐隐于市的民间厨师得到了鼎,不过我又曾听说是太上老君拿此炼丹去了。”

僧人听得一愣一愣,心道太上老君能拿去炼丹,来头也太大了。

“先不说这,你且同我细细道来,江南地的俗讲是如何说的,讲词记不清楚无妨,只需同我说内容便可。”

又过了些时日,长安大小寺院开始传唱新的俗讲本子,说菩萨在江南被莫大郎一道素菜打动,降下异宝之事,百姓很熟悉莫大郎之名,听得津津有味,不少人还畅想等他回了江南,要去李三娘食肆买吃食,说不定就是异宝做所。

宫中圣人也听闻了此俗讲,然他知道的更多些,各地俗讲都隐去了鼎之具体来历,只说是为厨神所用,物老成精。原因简单,易牙的政治名声很不好,是干政失败的典型,如果此名为君王所知,很是不妥,也正是因此缘故,知道鼎真实姓名之人少之又少。

然就有人不喜莫文远,又或者是以他作筏子想要攻击寺院僧人,此人脑洞大开,偏偏误打误撞撞上了事实,他在圣人面前声泪俱下描述:“古之被冠上厨神之名的人少之又少,烹子的易牙就算一个,此鼎言为厨神用过,又怎确定不是易牙?”

“易牙当年以厨艺受到提拔,后想干政,寓意实在不好,莫大郎其心可诛。”

圣人看他唾沫横飞,似笑非笑,当时也不说话,等遣散了众臣后与心腹近臣谈起此事道:“我可是年老体弱的齐桓公,会宠幸一小厨?”

“圣人英明,自不会做出此事。”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女配有个团购群[七零]  蜜糖小公主  生生  穿越女主就是这么高大上  相府嫡女与侯府家的傻子  东方异乡客  情深义重重几两+番外  【伞修】全职高手之秋风乍起  [综英美]攻略向?但是哥谭  秋去冬来  躺赢  快穿之偏心  商户人家+番外  今晚一起吃饭吗  (红楼同人)红楼重组家庭  斗罗之唐门傀儡  快穿之娇妻  风雨同舟  穿成反派他亲妈  听说我很穷[娱乐圈]+番外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